上世纪九十年代,南浔地板行业上演了”没有森林的木业大区“的经济现象,近20年的发展,木业已成为最活跃的块状经济产业,被评为”中国实木地板之都“.在业已形成的产业集群的基础上,众多的木地板企业如何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实现新一轮产业升级?特别是民营地板企业,如何以已之长、趋利避害、开辟市场?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”危“为”机“爱尔地板有限公司审时度势,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劈波斩浪,逆势中抢占先机、升级中蓬勃发展,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生存和发展之道。
步履稳健 在逆境中抢占先机
已经走过了二次创业艰辛历程的爱尔地板,在2008年危机四伏的逆境中,爱尔启动了第三次创业规划,提出企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是”做中国最专业的大型木地板制造企业,争创中高端木地板市场的强势品牌“. 随之而来爱尔人深思熟虑后,迈出了一系列稳健步履,在逆境中抢占发展先机。
第一步,加大基础投入抢占先机。在人家对经济形势发展信心低落的时候,爱尔公司守正出奇、乘势而上,作出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,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的战略决策。一是在练市工业园建造国内最先进的强化板生产基地,总投资上亿元的项目,引进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德国豪迈生产流水线并已投入生产。二是在公司原实木地板生产基地旁上马高起点、高标准的实木复合地板项目,并于2009年6月正式建设开工,到年底竣工投产,为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基础。
第二步,勇担行业责任相助解困。2008年,地板行业的原材料价格走势起伏不定,特别是年末,因价格不明朗而让企业难以抉择,南浔地区的200多家小企业陷入了板材积压、资金套死、经营进退两难的境地,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濒临危险。爱尔公司以社会责任为重,从有利行业发展的大局出发,审时度势、出手相助,大量收购坯板,一则帮助小企业摆脱原料积压、资金周转不畅的困境,使他们重新获得新生;二则企业掌控了市场资源,引水活源,在行业内更具发言权,更好地引领木地板行业的正常有序健康发展。
第三步,互利共赢抓终端建设。”爱尔“品牌旗下,围绕着全国生产制造、营销服务、安装保养等各个岗位的5万多名员工,他们的生存与生活跟”爱尔“的发展息息相关,让公司、员工、经销商三赢,这是爱尔的一贯做法。2008年迄今,爱尔品牌加强了终端市场网络建设力度,广告、店面改造等各类投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,2009年,爱尔市场终端建设、服务能力和产品推广费用比2008年增加40%.到今年6月底,全国有158家经销商已经完成了专卖店的全新装修,终端建设的大手笔投入,为爱尔地板强大的市场网络注入新的活力,品牌美誉度增强。
苦练内功 在升级中蓬勃发展
爱尔地板认为,金融危机中只有更讲实力、更讲诚信、更加规范的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。必须要狠抓自主品牌建设,苦练”内功“,推行精益管理和精益制造的发展策略。
一、实行精益管理,注重质量讲实效。爱尔一直来把质量放在每一位,只做A级板,公司的口号是”做有价值的产品,不打价格“.先进的地板生产流水线,为制造高品质的地板提供了先决,ISO9001、ISO14001、ISO14025认证,质量第一的理念贯穿整个流程,对员工的培训融于日常,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竞争力,全员素质的提高。抓好顾客满意年工作措施和质量目标,为爱尔优质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基础,确保在国内同行激烈竞争中赢得优势。以对产品品质的把握度和同类产品无法逾越的风格优势,成为中国实木地板市场的领先强势品牌。
二、终端出击,强势开拓国内市场。在危机下如何强化营销工作?如何直面市场?爱尔凭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中国优秀诚信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,公司历年来积淀的企业贡献力、市场美誉度和文化影响力,强势开发国内市场,去年开始率先在行业市场终端出击,大手笔投入巨资,特邀设计师香港着名设计大师黄志达量身设计打造爱尔品牌新形象,全面提升产品的设计能力。公司的销售网络已扩张到180多个城市580多家专卖店,国际市场也覆盖了十多个国家。